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15蚌埠义务 阶段 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房天下房天下  2015-07-13 11:19

[摘要] 现就2015年我市义务 阶段 招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各县(区) 局(社会事业局),局属各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法》、安徽省人民 《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 均衡发展的意见》(皖政〔2006〕54号)及省 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 阶段 学生 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教基〔2008〕9号)、《关于印发<安徽省中 办学行为规范>等文件的通知》(皖教基〔2009〕11号)、《关于印发安徽省贯彻<治理义务 阶段 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基〔2012〕9号),现就2015年我市义务 阶段 招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方针,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义务 公益性、普惠性原则,规范义务 阶段 招生 行为,以努力办人民满意的 为宗旨,保证义务 阶段 招生工作有利于素质 实施,有利于促进义务 均衡发展,有利于基础 课程改革,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 的权利,切实维护 公平,充分发挥义务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二、招生原则

(一)“全市统一领导、县区具体实施”的原则。在市 局统一领导下,由县区 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市 局制定总体要求并督查落实情况,县区 部门负责制定义务 阶段 招生工作方案,报经市 局同意后组织实施。

(二)“、就近、免试 ”的原则。县区 部门要根据 区划内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分布状况和 布局与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划定 招生 ,确定每一所公办 就近招生的范围和人数,并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三)“公开透明、严格监督、违规必究”的原则。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实现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招生过程和招生结果全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县区 部门要科学设计招生工作流程,加强对招生工作的全程 ,严格审核新生 条件,把好新生入籍关,加大处罚力度,严禁违规招生行为。

(四)“、就近免试 ”的原则。初中阶段招生由市 局统筹,分县区实施,按照“、就近免试 ”的原则进行。

三、招生工作

(一) 招生

户籍在我市、年满6周岁(2009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都应接受法定年限的义务 ,由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到 所属 办理 报名手续。招生时实行两统一:即适龄儿童的户籍与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相统一,适龄儿童的户籍与实际居住地相统一。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要延缓 或免于 的,由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报所在县区 部门审批,延缓 期满,应及时 。

适龄儿童办理 报名手续须出具以下材料:

1、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2、 簿;

3、房屋 权证(购房合同);

4、儿童出生医学证明;

5、计划免疫证;

6、学前 报告单。

2015年秋季 一年级新生报名时间:8月22日—26日

(二)初中招生

毕业生升入初中由市 局和各县区 部门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区域内有毕业生的 集体报名和回本县、区 的 毕业生单独报名,统一将适龄儿童分配到 内的 初中招生 。

毕业生 报名须出具以下材料:

1、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2、 簿;

3、房屋 权证(购房合同);

4、 档案;

5、初中 通知单。

各初级 要严格按照 进行招生,严禁招收非 毕业生。经批准招生的民办 及相关 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试。民办 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必须实行电脑 ,县(区) 局(社会事业局)要派员进行全程监督。各初级 一律平行分班,不得对新生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试。办理七年级学生 时,根据市 局核准的七年级新生名单申报 。

蚌埠市市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 和市区 毕业生需跨 就近初中 的办法,按照市 局《关于做好蚌埠市市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 和 毕业生跨 就近 工作的通知》(蚌教基〔2013〕28号)文件有关规定及程序执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在蚌埠市市区初中就读的,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居住地所在区 局(社会事业局)填写《蚌埠市市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 申请表》,蚌埠市区因家庭住址变更等原因需要跨区分配的学生,在所在 领取并填写《蚌埠市市区 毕业生跨 分配申请表》,并附 本、房产证购房合同)等证明材料,由户籍和居住地辖区 部门初核、汇总。各区 部门将审核、汇总后的《蚌埠市市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 申请表》和《蚌埠市市区 毕业生跨 分配申请表》及汇总表在规定时间报市 局,由市 局统一安排到公办初中 就近 。

(三)民办 招生

参与义务 阶段招生的民办 ,必须是经县区 部门批准设立的 。

各民办 要按照批准设立时所确定的招生范围进行招生,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 促进法》、《义务 法》及各级 部门的有关规定,自觉维护招生秩序和纪律。民办 的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简章及广告宣传材料须经所在县、区(管委会) 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对外发布。

民办 实行自主招生,凡自愿到民办 就读的 适龄儿童或 毕业生,可直接到招生 报名。各民办 必须严格执行所在县区 主管部门审定的招生计划,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和测试。

(四)特殊群体儿童

1、残疾儿童

要切实保障盲、聋哑、智障等残疾适龄儿童接受义务 的权利,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 率。原则上,三县的聋哑儿童到本县的特殊 就读,轻微残疾的儿童可到服务区 的普通 随班就读;市区的聋哑和智障儿童到市特殊 就读。对于符合条件且要求到普通 随班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有关 不得拒收。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我市 就读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父母(监护人)双方或一方在我市工作,有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父母(监护人)双方或一方具有有效的居住证;在我市有稳定的住所(以房产证房屋租赁证明为据);完成计划免疫接种。

一年级 需符合上述规定,并提供户籍、年龄证明。

(2) 程序

申请人按 条件规定,持相关证明材料向辖区内 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区 主管部门实施审查,符合条件的一般在居住地服务区公办 安排就读。若 学额过满,由区 局(社会事业局)统筹就近安排到公办 就读。

各区(管委会) 部门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安排到公办 就读,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实现零障碍 。

3、渔民船民子女

根据《安徽省 厅关于解决渔民船民子女接受义务 的通知》(皖教秘基〔2013〕28号)和《关于做好我市渔民子女就学相关工作的实施方案》(蚌教基〔2014〕13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以流入地 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 为主”的原则,各县区 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保障渔民船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 的长效机制,凡义务 适龄儿童均可享受免费、免试、就近 政策。使渔民船民子女在 、收费、 管理、入队入团、评优奖励、 管理、 考试、招生录取和困难补助等方面与普通学生一视同仁,努力保证每个孩子享受公平 的权利。

(五)照顾政策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从服务和支持蚌埠发展的大局出发,着力为蚌埠大建设服务,在保证服务区内适龄儿童 的前提下,在我市市区有居住条件和监护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其适龄子女义务 阶段 ,尊重其意愿,由所在区 局(社会事业局)协调安排到相应公办 就读:

1、驻藏部队干部、援藏援外干部、烈士子女(由部队政治部门,市级组织、民政部门出具证明,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华侨、港澳台籍同胞、在蚌工作的外籍 的子女(由市侨办、台办、外办出具证明,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具有重大影响招商引资项目的 商、高管、高级技术人才的子女(由市发改委、招商局出具证明,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经市效能办审核批准);

4、驻蚌部队军人子女按《关于印发蚌埠市军人子女 有待实施细则的通知》(蚌教〔2013〕144号)文件执行;

5、省级、 劳动模范人物子女,全军大军区以上英模、模范人物子女(由市人事部门、总工会、蚌埠军分区出具证明,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有关要求

(一) 划分

各县区 部门要根据区域内 布局调整、招生 规模、人口居住、城市建设等发展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义务 阶段 的 划分工作。 划分要100%覆盖本辖区,做到合理、科学、不遗漏、不交叉,确保 适龄儿童都有明确的 。

市区因 区划调整等原因造成的区际之间、校际之间 交叉及跨区 问题,有关区、管委会 部门要顾全大局,积极协调,互相 ,妥善解决,确保适龄儿童按时 。

各县区 部门要科学合理安排招生计划,招生计划由各县区 部门审核后报市 局备案。

(二)招生管理

1、从严控制学生 。公办义务 阶段 不得违规招收 生或跨 招收借读生,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 费、借读费。严禁以捐资助学、借读、共建等名义变相 乱收费,坚决制止“以权 ”和“以钱 ”行为,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保障学生 公平。

2、严格控制班额, 不得超过46人/班,初中不得超过50人/班;合理控制 的办学规模。义务 阶段 (含民办)全面实行“阳光分班”,不得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

3、任何 不得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考级证书和竞赛成绩等作为 的依据。县区 部门统一审批 新生 ,市 局统一审批市区内初中新生 ,实行网络管理,严禁虚设班级,人籍不得分离。

4、在县区 部门指导下,义务 阶段民办 依法自主招生,招生宣传内容、招生计划、招生方案须报经上级 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五、加强领导

(一)进一步强化 行为。各县(区)人民 、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切实加强对义务 阶段 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各级 部门和各中 校要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做到公开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招生范围、公开招生程序、公开录取方式、公开录取结果,自觉接受学生和社会的监督。

(二)推行信息公开。各县区和 要全面推行“阳光招生”,实行招生信息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县区和 需要公开公示的内容及公示时限,主要包括: 招生 、 招生名单、初中“阳光分班”结果,公示期不少于一周。

(三)加强招生宣传工作。招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以及 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义务 阶段招生政策;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与家长、社会沟通,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四)各级 部门、各义务 阶段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政策执行力,耐心、细致、热情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解决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五)各县区 部门要以内涵发展为主线,全面提高 质量,进一步规范 办学行为,统筹做好区域内义务 招生工作。

(六)加大查处力度。县区 局是规范义务 阶段招生秩序的责任主体,校长是 招生工作的 责任人。在招生期间、开学前后,县区 局要会同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制定违规招生考试处罚办法,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擅自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有偿招生、违规收费等违规招生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市 局也将加大监督力度,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与县区 局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我市义务 阶段风清气正的招生环境和规范和谐的招生秩序。

(七)各县区 部门要根据本指导意见,制定规范科学、切实可行的招生实施方案,要根据省 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 电子 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教秘基〔2013〕52号)文件中第二条:“妥善处理未满六周岁儿童 问题”,结合本县区实际,在招生方案中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本县区具体实施办法,并将招生方案于2015年6月5日前报送市 局基础 科。

 延伸阅读:

蚌埠 现状 切勿中陷阱

柏庄跨界 3366元起购三实 区多层电梯洋房

越早买越安心? 别天真了好吗

培训班第3课:听说 和 更配呦!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