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蚌埠:城市医联体带来红利市民深感看病不再难

蚌埠新闻网  2017-11-08 08:44

[摘要] ,“在社区医院看到的都是大医院里的熟面孔,家门口看病方便还省钱。”专家坐诊让“社区首诊”变成了现实,改变了“大医院看不上病,小医院看不好病”的现状,随之而来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模式也降低了群众的医疗费用。

据中安在线—蚌埠新闻网报道,“在社区医院看到的都是大医院里的熟面孔,家门口看病方便还省钱。”专家坐诊让“社区首诊”变成了现实,改变了“大医院看不上病,小医院看不好病”的现状,随之而来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模式也降低了群众的医疗费用。城市医联体带来的红利,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深感看病不再难。

开通绿色通道 抢出一线生机

10月5日下午三点多,40多岁的张先生突然感觉胸闷难忍,伴有恶心呕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沫河口镇中心卫生院。10后,家属拿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报告,需要紧急实施手术。

此时,市第二医联体牵头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孙春启的电话也响了起来:“孙医生吗,沫河口镇中心卫生院要上转一个手术病人,等患者的病情略微稳定,请参与手术。”

15点43分,救护车到达市第二人民医院,孙春启和助手早已等在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18点36分,手术结束,张先生从手术室出来后直接住进病房。

抢救当天,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已全部排满预订手术,为了抢救张先生,医院紧急将一台择期手术推迟,并开通医联体转诊患者抢救绿色通道。

住院观察一周后,张先生的胸痛症状好转。随后,院方安排张先生再次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转回沫河口镇中心卫生院进行康复治疗。“转回当地,您就医方便、花费少,我们也会随时跟当地医生联系,指导康复方案和用药调整。”出院前,孙春启向张先生嘱咐道。

“救治更及时,费用更低,老百姓可以切实享受到城市医联体带来的优质服务与改革红利。”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阙胜利告诉记者,医联体集团托管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与总院保持同步,一律零加成销售。此外,双向转诊的病人只收取一次医保门槛费,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也下浮10%。“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社区医院做手术 大医院专家来操刀

长淮卫镇卫东村村口,刚吃过晚饭的雍风胜正在遛弯儿。“老雍,挺长时间没见你出来拉呱了,腿怎么样了?好了吗?”“能走能站,好利索咯……”老雍乐呵呵地跟乡亲打着招呼。

今年开春时,雍风胜发现小腿上血管凸起越发明显,没站一会就感觉腿酸乏力,当时他也没把这当回事儿。今年9月,他到镇卫生院做了彩超,被诊断为静脉曲张,在镇卫生院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加重了。

医生给的建议是手术治疗。听到“手术”二字,雍风胜有点慌:“我这就是干农活累的,咋还要手术?做手术得花不少钱吧?”今年51岁的他一直在家务农,孩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日子也算过得去,但对手术花费,他还要好好合计合计。

为此,雍风胜到市里和镇上跑了好几家医院询问手术费用,直到镇卫生院医生告诉他,可以去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医生是从二院来的,技术过硬,费用也比大医院低,而且离家近环境也好。”

听完镇卫生院医生的建议,雍风胜和家人一起来到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着设施完备的手术室、整洁的病房,雍风胜作出了选择——9月13日,他在这里接受了手术。主刀大夫是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宋学斌。手术十分顺利,术后不到一周就出院了,并很快痊愈。“出院后还额外减免了200元的门槛费,在家门口就把病治好了,现在就医越来越方便了!”雍风胜感慨道。

通过医联体建设不仅让大医院专家沉到基层看诊,不少“小手术”也被带到了社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让百姓有了更多“留在基层看病”的理由。

记者从市第二医联体了解到,2015年以来,以市第二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市第二医联体紧密型医联体成员共有11家,专科联盟25家,覆盖四区三县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骨干医务人员实行轮转制,至少6个月以上,门诊医生相对固定,让广大患者每天都能见到“熟面孔”。以市二院领办的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2017年以来,该中心转至市二院就诊病人87人,市二院下转康复病人66人,所有转诊病人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优质资源下沉 把慢性病交给社区

“徐护士,我这两天有点喘不过气,你帮我瞧瞧咋回事。”11月1日一大早,早起买菜的秦大娘轻车熟路地来到东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了徐静。

“你这是冠心病发作的症状。最近天气变化快,你要随时注意,及时增添衣服,外出时戴口罩,别迎着风走。在家里,也避免将门窗开得过大,防止冷空气刺激。如果出现持续胸闷胸痛,一定要及时打我的电话。”一边叮嘱着,徐静一边为秦大娘测起了血压。

秦大娘前脚刚走,住在宋滩二区的陈田友又找到了徐静。“徐护士,你给我看看,这降压药到底咋吃?”陈田友患有高血压,每次血压升高,要么是吃点周围邻居推荐的降压药,要么是药店推荐的,“胡乱吃一通,也不知道吃的对不对。”后来他发现自己的血压已降到了正常值,以为病已“治好”,便自行停药了。谁知道一个星期之后,又开始出现头晕的症状,血压飙升至230mm/Hg,他只得又开始服药。这种情况,1年里反复出现了七八次。

“大爷你这种乱吃药是不对的,你得先做个检查,按照医生开的药来吃。随意加大高血压药剂量,会使降压幅度过快,血压降得太快会发生头晕、乏力。”徐静一边嘱咐,一边安排陈田友去做详细检查。

正在排队等待就诊的居民何先生告诉记者,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个个上身,不仅身体差了,心情也很糟糕。“现在蚌医一附院的专业护士来到了我们社区开讲座、办义诊,有了她们的精心管理和指导,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健康,血糖、血压也控制得更好了。”

“将慢病‘下沉’到社区,将疑难杂症‘上传’到大医院,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是医改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举措。”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市属医院选拔一批工作热情高、工作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下沉到社区开展工作,就是希望他们结合自身特长,围绕“三类人”、“四种病”开展健康管理,引导、实现患者常见病、多发病首诊在基层,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家门口开了中医馆 方便享受健康服务

“中医馆将在本月中旬开业,目前正在做最后的卫生清理以及装饰工作。”跟随小蚌埠镇卫生院院长吴子雷,记者来到即将开门营业的中医馆一探究竟。

新建的中医馆与小蚌埠镇卫生院相连,从门诊大厅直入二楼后,抬眼便见一张刻有“中医馆”字样、古色古香的木质牌匾,馆内采用传统的建筑装修风格,设有针灸室、康复理疗室、中药熏蒸室等。

“在中医馆坐诊的医生护士全部来自市中医医院,这是在中医医联体框架内,双方深入开展的一项合作。”吴子雷说,开业后,“中医馆”将“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孕产妇、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和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药养生调理中,中医馆也将不定时安排的一些健康讲座和康复训练,拓展基层中医药服务项目范围。

在中医馆门前,不少市民询问何时开馆。市民王女士患有肩周炎好几年,做完家务就会出现酸疼、发凉等症状,到大医院治疗,离家远不方便,到养生馆去,效果也不甚理想。“现在家门口建中医馆,还有市中医医院的医生坐诊,省钱又方便。”

据了解,上个月20日,市中医医院与淮上区小蚌埠镇卫生院正式签署中医医联体协议,双方就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加快基层卫生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方面展开合作。

“中医医联体培植‘中医馆’项目,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正宗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说,传统的中医药养生保健功能非常契合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多的群众相信中医,但也存在一些中医馆在运营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的现实问题。打造中医医联体,推进名中医下基层支援帮扶,就是希望通过“传帮带”来提升基层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让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