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蚌埠新增街景游园30个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3平方米

蚌埠新闻网  2017-12-25 09:21

[摘要] 龙子湖公园、张公山公园、市民广场、淮河景观带……近两年,蚌埠市区一批绿色生态大项目建成或提升,新增街景游园3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龙子湖公园、张公山公园、市民广场、淮河景观带……近两年,蚌埠市区一批绿色生态大项目建成或提升,新增街景游园3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河长制、林长制、拆除燃煤锅炉、抑制城市扬尘……蚌埠维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措施不断具体、制度日益完善,一举获得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称号。

秸秆禁烧、文明祭祀、垃圾分类……蚌埠人的生活处处彰显出绿色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全民共识。

近年来,蚌埠对自身山水资源的优势认识越来越清晰,对绿色发展的潜力理解越来越深刻,在大气、水污染防治上下真功夫,在增绿增效上下大力气,在绿色生活上有新作为,紧紧围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用好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片景,纵深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全市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生态文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城市生态红利。

绿色生态

冬天的龙子湖东公园依旧满园青翠、生机盎然。不少家住附近的居民喜欢在这里游玩、散步,邵强就是其中一位。几乎每个周末,他都要带着孩子沿着公园道路走上一圈,感受自然的气息。“这里树多、鸟多,有水、有景,是释放工作压力,让孩子亲近自然的好地方。”邵强说。

龙子湖东公园是龙子湖风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开区建设和环保局负责人程凯琳说,这里在改造建设前,是村庄、鱼塘、滩涂洼地。在改造初期,区里就确定了建设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保持公园自然恬静氛围的理念,对原有森林、小岛进行了保护,并修复了部分岸,仅留出人行道路供游人进出,把自然风光与城市功能结合起来。其中门户景观区、湖滨体验区、林鸟游憩区等区域受到了群众喜爱,湖面、湿地、山林等让市民享受到了原生态的探寻式游憩体验。在今年国家住建部正式公布的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上,龙子湖东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名列其中。

除了龙子湖东公园,张公山公园也备受市民喜爱。(下转A3版)每天晚上,在公园内都能看到大量夜跑者,他们时而围着环山道路持续奔跑、时而在公园栈道健步快走、时而在青山花丛漫步其中、时而驻足亭榭长廊观景小憩。青山与湖水掩映中,每天都有市民在这里放松自我、追求恬静与健康。

在蚌埠,不仅有树木林立的大公园,也不缺少铺天盖地的小游园。钓鱼台游园、光彩游园、迎湖游园、宏业路游园……稍一留意,蚌埠市民就能惊喜地发现,这两年家门口的小游园、小广场越来越多,绿树、亭台、花廊道,一个个家门口的城市绿地,展示出了蚌埠山水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风光,彰显出开放包容、现代文明的人文魅力,勾画出“树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绚丽画卷。

“一山一景一主题”,近年来,蚌埠市围绕这一理念,加强城区山林的保护和建设,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努力把每一座山都打造成市民休闲、健身的“客厅”,为市民提供更多亲水环境。河长制、林长制,蚌埠的生态文明制度日益完善,三汊河湿地公园、龙子湖风景名胜区,蚌埠的生态区域正在由点扩面。

绿色生活

近年来,更多的蚌埠市民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更多的蚌埠企业发展绿色产品、共享经济,更多的社会组织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活动,促进蚌埠形成了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这几天,滨湖首末站公交车开始运营,不少市民喜滋滋地登上105、107路公交车,忙着熟悉往返线路,家住附近的季先瑞就是其中一员。由于这里有不少新建小区、前期公交还没有覆盖,出行极不方便,不少人出门买个菜都得动车。季先瑞一开始也是出门必开车,后来觉得这样出行一来浪费、二来不环保,干脆买了辆自行车用于短途的出行,但是要去路途较远的地方还是不太便捷,尤其是雨雪天气自行车就很难派上用场。“现在通了公交车,冬天去稍远一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开车了。”坐在公交车上,季先瑞高兴地说。

像季先瑞一样,绿色出行,已经成了不少蚌埠人的生活习惯。即使家里有车,他们也喜欢坐公交、骑自行车出门。“绿色”的理念,在很多蚌埠人心里生根、发芽,形成了社会氛围。

文明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建成。

每年春天,蚌埠都会掀起如火如荼的植树活动,由市几大班子领导带头,全市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等都参与其中,植出了一片片“八一林”、“工会林”、“青年林”、“巾帼林”等特色林地。

一些小区、学校也越来越注重绿色的维护和打造,把绿色的理念带进生活,成为实践。

在碧水蓝天社区蓝天城小区北门,这里的垃圾箱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贴着“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箱不同,这里总共有4个垃圾桶,分别用于回收金属、塑料、纸类和有害垃圾,一旁还有称重、刷卡区域。每个桶身上都标注着详细的说明,比如丢金属类的垃圾桶,可以投放易拉罐、罐头盒等,投放塑料的垃圾桶可以容纳塑料牙刷、塑料包装、塑料杯子、塑料瓶等。居民把垃圾分类处理后,可以凭借刷卡称重兑换的积分,领取如洗洁精等家用小礼品。碧水蓝天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玉华说,现在社区还设置了“狗厕”,专门解决宠物粪便污染,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生态良好,正是由于每一个普通人的真实实践、每一个社会团体的努力争取、每一年蚌埠市委市政府持续不懈地引导,才能持续推动把蚌埠这座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绿色生产

蚌埠城郊不少地区有种植花卉苗木的传统,全市花卉苗木产业的从业人员有2.6万人左右,但种植和销售一直比较分散,近几年才逐渐开始聚集发展。这段时间,燕山乡境内正在建设的蚌埠(皖北)花卉科技产业园吸引了不少花农的目光。据燕山乡副乡长张雷介绍,这里将以产学研联动为一体,重点打造一座集花卉苗木研发、生产展示、市场交易、物流配送、创业孵化、休闲观光和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大型花木生产培育和物流交易园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花农专门来到这里,考察市场分布、了解发展规划、询问入驻情况。

绿色,正成为蚌埠发展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蚌埠纵深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逐步形成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城市的宜居程度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2015年底,蚌埠市获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下出了生态文明的“先手棋”。如今,蚌埠市又获批2018年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每年获得300万元以上省节能与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用于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环境治理等领域的项目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从不是一句空话。绿色,正成为蚌埠发展的重要方式。

今年,一场淘汰燃煤小锅炉的硬仗在淮上区打响。经淮上区环保局排查,作为化工企业聚集区的沫河口园区共有29台燃煤蒸汽锅炉需要整改,于是决定全部拆除,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园区集中供热;蚌山区的建筑施工工地进行拆迁作业时,尽量选择在阴雨天顺风方向,并租用水雾喷洒车不间断喷淋拆迁部位,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必须在两侧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禹会区马城镇党员志愿者连续多年在收种时节值班值守,确保秸秆离田转运、不随意焚烧……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在生产过程中,蚌埠以切实有效的举措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做到了让蓝天常见、空气常新。

如今,蚌埠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纳入市级目标指标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溯源责任终身追究制,蚌埠的生态文明有了更明确的制度保障,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建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