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您站哪一派?蚌埠某小学一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引发网友热议

淮河晨刊  2021-01-23 08:45

[摘要] 1月20日,记者报道了二实小一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后家长的各种反应。众多媒体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时推出新闻,网友纷纷跟帖留言。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各方的观点吧。

1月20日,记者报道了二实小一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后家长的各种反应。众多媒体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时推出新闻,网友纷纷跟帖留言。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各方的观点吧。

有人认为作业必不可少 有人吐槽作业太多孩子太累

微信公众号一经推出,阅读量蹭蹭上升。看来,教育还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业又是教育的投射呢。

梳理留言,网友基本分成几派。一派认为作业必不可少,网友大青山就留言:“国情决定,孩子们能享受的爱和自由必须有限度。勤奋自律等优点都是反人性的。”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网友省荣军公:“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写日记,一直影响到今天记录工作日志。作业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认为扼杀孩子天性,未必不是家长错觉。”网友□维尼也认为,适当的家庭作业是学生和老师互动的方式之一,反映学习和巩固的过程及效果。“我娃也在二实小上学,我感觉作业其实还好呀。”这位网友还拿出自家娃现身说法。而网友老玖则把作业与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挂钩,最后还语重心长地缀一句:“严是爱,松是害!”

当然,也有网友吐槽作业太多,网友半仙就问道:“初中作业不超过90,说的是一门功课吗?八门功课随便来点也不止这个数。”网友夏恩也怀疑:“我家从一年级到现在二年级,每天作业平均写到晚上10点咋回事?还在搞三十年前的工业1.0版本的应试教育,千篇一律哪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网友海哥则感叹:“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真实的写照。现在的孩子学习太辛苦了。”

还有个别“心大”的家长欢呼:“没有作业太好了。”“瞬间来到天堂的感觉。”“一年级的娃,家长就能安排,带着玩带着学就行。”看样子,几位网友都是爸爸呢。

网友留言表达盼望:分层作业

不过,要说的,还是对分层作业的拥护。网友seekandhide在两个微信公众号下留言,都表示同样的作业其实没有效率也没有针对性,希望老师推荐作业内容,但不要强制完成。因为现在高质量的教辅和网络学习资源很多,孩子最难的不是学习资源,而是时间与精力。网友诺诺的蝈蝈留言与之异口同声:“作业分层,不强制完成,看掌握情况查漏补缺是的办法。”网友给你快乐也认为:“作业题材要精选,紧扣知识点量小即可。布置得太多、太滥,让一、二年级的孩子课外时间都花在了作业上也不可取。课外时间本来是他们的自由空间,若完全被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家长安排的兴趣班占据,对孩子来说不公平。”

从网友留言来看,很多家长都能理性对待作业与学习的关系。网友金冬午就说:“学习如人生,犹如一场长跑比赛。不能只关注起跑线在哪,更应关注孩子如何能跑得久,跑得远。”网友向日葵的笑应该是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他认为:现在孩子的压力太大,多希望孩子童年回忆不光是学习。“传统教育理念该改一改了。如同哪位校长所言,不要把孩子困在作业里,时刻保持好奇心才有动力。”网友额济纳胡杨直接用文中观点表达自己立场,也最像总结陈词:“1.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2.有针对性地安排作业,因材施教。”

“不能搞两个极端,要有适度就好的教育体制”、“班级孩子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统一模式”、“作业不急于一时,童年只有一次”,在网友的留言中,能看出对于“适量高质作业”的渴望;还有体谅派表示:“教师太难了,作业多了投诉,没有作业也不行”,“作业多家长心疼孩子累,没作业家长又担心孩子落后”。但也有网友认为,个性化作业最后又变成家长的任务,不知道是减负还是增负。

教育工作者说:放宽心别焦虑

带着网友的意见,记者昨天也采访了我市几所小学的校长、教务主任。在他们看来,虽然现在我市小学一二年级普遍还有书面家庭作业,与教育部规定有所抵触,在绝大部分家长眼里,没有作业尤其是书面作业是万万不行的。不过,教育部有关“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规定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理想,家长大可不必如此焦虑。

“作业很重要,但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重要。”一位小学校长就直言,教育部的规定带有指导性、前瞻性,代表的是未来发展方向。把教育放宽到整个人生的长度来看,小学一二年级的几分之差真没那么重要。“等孩子到了三四年级回头再看,是不是觉得一二年级想破脑袋的难题瞬间变容易了?这就是孩子的成长特性,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他说。

“其实作业也是家长的一种执念。因为一二年级要掌握的内容并不多,主要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采访中,一位校长认为,有家长认为作业是检验孩子学习效果的方式,但事实上检验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跟老师沟通、家长的观察等。再说了,孩子的成长和变化都很快。“三年级现象”就是说升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同一二年级时的表现有天壤之别,究其原因是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采访中,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感慨:整个社会的焦虑都投射在教育上,社会内卷、阶层滑落,哪一个都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而焦虑的家长势必会导致焦虑的孩子,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宽心,也许就能跟孩子一起走到更远的地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