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蚌埠龙虾的发展简史—深度好文

觅食蚌埠  2015-06-27 08:28

[摘要] 又到一年龙虾季,吃小龙虾成了这季热的词汇。

又到一年龙虾季,吃小龙虾成了这季热的词汇。

街上走红大龙虾,肉嫩汁香壳能咂。

不知缘何易上瘾,一日未尝难识家。

1992年《珠城周末》上发表的这首打油诗,老食客们或许还记得。蚌埠龙虾,说是国内龙虾业界的“鼻祖”,尚没有相关证据,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蚌埠龙虾便以虾成市,形成了闻名遐迩的龙虾一条街“蚂虾街”。从那时起,蚌埠蚂虾开始声名远播。

1

蚌埠龙虾的发展简史—深度好文(附视频地址)

虾街传奇

夏夜的麻虾街,食客云集;火辣辣的麻虾,吸引了众多蚌埠吃货,不少外地食客也慕名而来。

即便虾街如此火爆,但熟悉的人都说,虾街已经远不如从前了。从虾的源头来看,优质虾源大量外流也证明了这一点。蚂虾街的虾源基本上来自怀远县龙亢境内的淝河,这里水草丰茂,白鹭飞舞,非常适宜龙虾生长。

龙亢集上共有五个生虾经营户,除了承包的水面,还有一批龙虾捕捞游击队在田间地头捕捞野生龙虾,交由剩下经营户收购。他们在蚂虾街都有各自的主顾,但是每天送到蚂虾街的,无一例外全是二级虾和三级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户追求的是利益大化,优质虾源外流,蚌埠本地的龙虾自然卖不上高价,也拿不到一级虾。

如今虾街的规模,比不上鼎盛时期。由于城市中心的虾街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交通不畅、治安问题不断,2008年,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南山路打通改造,蚂虾街上的路边摊被拆除,占道经营被严令禁止,这让在这里打拼多年的经营户一时有些难以适应。

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洒脱自在的吃虾风格,恰好与蚌埠人的个性特点相得益彰,导致虾街红极一时。在安徽文史馆馆员郭学东看来,退路进店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也导致了虾街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台资深编导朱麾就开始关注刚刚兴盛的蚂虾街。1998年起,他耗时十年,用电视影像记录下了虾街的变迁,也记录了虾街从辉煌到冷落的过程。在朱麾看来,无论什么样的经营活动,人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虾街经营户从来不缺闯劲和天分,但其没落实属必然,和退路进场没有多大关系。

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唐敏同样认为,恶性竞争加剧了行业内耗。这就是蚌埠龙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仍难摆脱零碎经营的“大排档”命运的内在根源。

如今看来,无论是合肥龙虾,还是盱眙龙虾,都经历了从占道经营大排档到走进高档酒店的转身,这其中,离不开行业的市场运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事实也证明,退路进场的虾街,依然保持着当年的一份矜持和自信,今年的生意也是格外的火爆。

1

蚌埠龙虾的发展简史—深度好文

虾街故事

“拿张蚌埠地图,用针扎三下,可能戳中了八个秘制小龙虾摊子”,网上这番调侃,讲的是蚌埠这座城市对于小龙虾的酷爱。作为曾经是安徽龙虾界老大的蚌埠虾街,虽然历经风雨,已如一部怀旧电影让人感慨,但依旧在资深吃货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的蚂虾街,又早早地热闹起来了。

下午3点,蚂虾街的老板们早早地把装虾的箱子摆出来,驾轻就熟地把生虾筛一遍,倒入一字排开的虾筐里,供顾客挑选龙虾用。

傍晚六点钟,蚂虾街开始了一天中有人气的时候。

作为一个主打小龙虾的饮食群,10年前的蚂虾街共有大小经营户五六十家,如今,还有五家坚守在这里。经历过人气锐减、销量大幅下滑的虾街经营户,今年大的感受是生意好起来了。

虾街经营户说:在外人表面看起来生意是在往底下衰败,其实实质来讲并没有衰败。我们现在的货量比以前还多,因为我们座位和台子有限,晚上一遇到上生意肯定满,好多客人提前打电话打包带走,或是提前留包房什么的。

说起人气和销量上去的原因,虾老板们有的说跟前阵子闹禽流感有关,有的说跟今年虾肉品质好有关,但说得多的,还是因为蚌埠的蚂虾味道让人留恋。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外地食客特意开车或是坐火车跑来蚌埠吃虾。

不光外地食客云集,对于蚌埠吃货们来说,虾街老字号的味道也是经典的。

食客们的肯定,让虾街经营户颇为自豪,更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蚌埠蚂虾街曾经的名气,不仅盖过合肥,比苏北的盱眙小龙虾也大得多。郭学东是我市早关注虾街的学者,上世纪60年代,郭学东在农村插队时首次接触小龙虾。

因为模样奇怪,味道一般,当时还很少有人对这种田间害虫感兴趣,上世纪70年代初期,市区里慢慢有人吃起了龙虾,当时的吃法非常简单。

上世纪80年代,南山路上出现了蚂虾摊,做法越发讲究,吃的人也越来越多。1988年,郭学东将小蚂虾写入了《蚌埠市志》,这是小蚂虾次登堂入室,见诸于文字记载。

 推荐阅读:

成功证明“我爸是我爸”蚌埠男子取出亡父存款

股市颠簸楼市持续升温 潜力片区热门新盘等你来

蚌埠公积金贷款全攻略秒省10万利息猛戳这里

安徽省"状元"出自蚌埠二中 盘点二中附近好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